《纳瓦尔宝典》 埃里克·乔根森

深夜焦虑者的特效药

这是一本鲜有的没有论证却不让人乏味的书,对于想要破局的年轻人而言像是一副思想的特效药。对于循规守旧的习得性惯性思维而言,这本书也许可以帮助思想的维度破局。

但也应当承认,这是一本不值得花费过多时间研读的书籍:零碎、分散、不成体系。因而,只需要理解书中的若干核心思想即可。

纳瓦尔·拉维坎特经历表

· 1974年,出生于印度德里

· 1983年,9岁,从印度新德里搬到美国纽约皇后区

· 1988年,14岁,就读于史岱文森高中

· 1995年,21岁,从达特茅斯大学毕业(学习计算机科学和经济学)

· 1999年,25岁,成为Epinions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 2001年,27岁,成为风投机构August Capital创业合伙人

· 2003年,29岁,成为分类广告平台Vast.com创始人

· 2005年,31岁,在硅谷被称为“放射性泥浆”

· 2007年,33岁,创立小型风险投资基金Hit Forge,最初设想是用作孵化器

· 2007年,33岁,创立VentureHacks博客

· 2010年,36岁,创立AngelList

· 2010年,36岁,投资优步

· 2012年,38岁,游说国会通过《就业法案》

· 2018年,44岁,获评“年度天使投资人”

第一章 积累财富

  • 杠杆是判断力的倍增器。

  • 判断力从经验中来,但可以通过学习基本技能快速建立起来。

  • 没有所谓的“商业”技能。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商业杂志和商业课程上。

  • 学习微观经济学、博弈论、心理学、说服术、伦理学、数学和计算机。

  • 读比听快,做比看快。

  • 你应该忙得没时间社交,但依然把日程安排得井然有序。

  • 设定一个大胆的个人时薪,并严格执行。如果解决一个问题节省的成本低于时薪,那就忽略问题;如果外包一项任务的成本低于时薪,那就选择外包。

  • 工作时要拼尽全力,毫无保留。不过,共事的人和工作的内容比努力程度更重要。

  • 认真想一想,社会上还有哪些尚未得到满足的需求,而你怎样才能成为第一个提供相关产品或服务的人,并将其规模化。这才是赚钱真正的挑战。

  • 当新的需求乍现,而你恰好又是唯一具备相关技能组合的人时,大显身手的时刻就到了。

1、积累财富应当使用杠杆:

  • 关于积累财富应当使用的杠杆:

    • 第一种是劳动力杠杆。
    • 资本是第二种相对较好的杠杆形式。

      资本杠杆的放大效应非常明显。管理资本要比管理人更容易,因为随着资本的不断增长,其管理难度会远远低于管理不断扩张的团队。

    • 最后一种杠杆是最新出现的,也是普通人最触手可及的。这种杠杆就是“复制边际成本为零的产品”。其中包括书籍、媒体、电影、代码。在所有不需要他人许可就能使用的杠杆中,代码可以说是最强大的一种——只需要一台计算机就够了(如果不会写代码,那就出书、写博客、做视频、录播客)。

      新一代富翁的财富都是通过代码或媒体创造的。乔·罗根的播客每年给他带来5 000万到1亿美元的收入而编程、写书、录播客、发推特、拍视频这些事情不需要经过任何人的许可。由此可见,新杠杆就像一个均衡器,极大地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让社会变得更平等

  • 人生的一大目标应该是掌控自己的时间。理想的工作是利用杠杆效应的工作。在这种工作模式下,你可以掌控自己的时间,并能对自己的产出成果负责

  • 如果你有专长,有责任感,又懂得如何利用杠杆效应,社会为你提供的金钱回报就会与你的价值相匹配。这时,你就能节省下更多时间,进而变得超级高效。你不需要为开会而开会,不需要努力表现自己,也不需要通过汇报材料体现你的工作量——你只要关注工作本身就可以了。

  • 你可以合理调配自己的工作,在精力充沛的时候工作,不在状态不佳的时候做无用功。这样你就能够赢得属于自己的时间。

  • 每周工作40小时是工业时代的产物。知识劳动者的时间安排与运动员如出一辙,有训练和冲刺的时间,也有休息和重新评估的时间。

2、学会销售、学会构建

  • 学会销售,学会构建。同时掌握这两种技能的人会势不可当。

    每个行业都定义了各自的“构建者”。在我们科技行业,“构建者”是首席技术官,是程序员,是软件工程师和硬件工程师。即便是洗衣行业,也存在“构建者”。洗衣行业的“构建者”就是设

    销售的定义同样很宽泛。销售不一定是针对个体顾客销售产品,也可以指市场营销、媒体传播、人才招聘、资金募集、员工激励、公共关系等,涉及面非常广。

3、用头脑赚钱,而不是用时间赚钱。

  • 用判断力赚钱

    我想让机器人、资本或计算机完成实际工作,而我只靠判断力赚钱。在实际操作中展现出色的判断力,拥有可信可靠的判断力,这一点非常关键

  • 互联网带来无限机遇。说实话,现在我有太多赚钱的方法,只是时间不够用。我头脑里赚钱的点子都能从耳朵里溢出来,只是没有时间去实现。有太多方法可以创造财富、打造产品、创建企业,而获得社会的经济回报只是这些方法的副产品。我只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把所有想法付诸实践。

  • 给自己的时间设定价格,用时薪计算时间价值。如果用花钱的方式节省的时间价值更高,那就花钱,不要犹豫。要想真的赚到钱,先要相信你自己很值钱。

  • 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然后用自己的技能去帮助他人:提供免费的产品或服务,主动向世界传递善意。好人终有好报。只要始终如一,假以时日,付出就一定能获得相应的回报。但不要计较自己付出了多少——一旦开始计较,耐心就会被消耗殆尽。

  • 我知道有些人从未想过自己创业。社会的普遍共识是,给别人打工才符合常理,才是明智的选择。但仔细想想,这种长久存在的观点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这种想法本身就带有明显的等级色彩。

4、生活就是由一个又一个游戏组成的。

  • 生活就是由一个又一个游戏组成的。一个人不断成长,从小到大玩上学游戏,玩社交游戏,玩赚钱游戏,玩这些地位游戏。至少对我而言,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游戏,只是游戏的影响愈加深远。既然看透了游戏这一本质,结果就不那么重要了。

  • 退休就是不再为了想象中的明天而牺牲今天。当你能活在当下,内心充盈地度过每一天时,你就达到了退休的状态。

  • 避开竞争陷阱的方法就是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找到自己能做到独步天下的事情。

  • 创业和赚钱于我而言更像是一门“艺术”,乐趣更多了

    对我来说,创业就是玩耍。我创业是因为创业本身很有趣,是因为我喜欢某个产品

    我永远都在“工作”。别人眼里的工作于我而言就像是玩耍。正因如此,我才确信没有人可以在我的领域与我匹敌。因为我觉得工作就是玩耍,所以我可以一天玩16个小时。如果有人想跟我竞争,那么他们肯定会输,因为他们不可能一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6个小时。

    我认为,摆脱金钱贪念最好的办法就是,赚了钱之后不要升级自己的生活方式。赚到钱的人往往会自然而然地提高生活水准。假设你一次性赚到一大笔钱,而不是靠日积月累。此时你依然保持着原有的生活方式,还没来得及升级,你的金钱就会远远超出你的实际需求和欲望,这反而让你达到一种财务自由的状态。

  • 任何游戏的赢家都是那些沉迷于游戏的人,即使获胜的边际效用越来越少,他们也会继续玩下去。

  • 最成功的人往往在职业生涯早期就实现了突破,比如被提升为副总裁、董事或首席执行官,有些人转去创业也很快就实现了良好的发展。如果年轻时没有在职务上有所突破,职业生涯后期就很难后来居上。

  • 在一个长线游戏中,似乎每个人都在让彼此变得富有。而在一个短线游戏中,似乎每个人都在让自己变得富有。”

    我的人生哲学会让人觉得更舒适:“做一个创造者,创造出人们想要的有趣的东西。展示你的技能,练习你的技能,最终会有合适的人找到你。”

    你需要做的就是拥有专长,有责任感,有影响力,利用杠杆效应,获得独步天下的技能组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到首屈一指。

    把生活水准保持在略低于收入的水平上。这样,即使身处俗世,你也可以拥有一定的自由。

第二章 增强判断力

做头脑清晰的思考者

  • 真正聪明的人是思路清晰的思考者。他们把基础知识和基础层面了解得非常透彻。

    如果有人用词花哨,动辄谈论宏大而复杂的概念,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并不了解自己所谈论的东西。我认为最聪明的人是可以把事情深入浅出地给孩子讲解清楚的人,否则他自己也没有真正理解。

    一个领域的最新概念往往是没有经过充分验证的。使用这些概念会让我们看似很内行。熟知内行知识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牢牢掌握基础知识

  • 头脑清晰的思考者能够树立起自己的权威。

    没有思考,你就不会有出色的商业创意,也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我鼓励大家每周至少花一天时间来思考(最好是两天,因为即使预留了两天,最终也可能变成一天)

  • 逆向投资者并非总是反对一切,事实上,反对一切是墨守成规的另一种表现。逆向投资者会根据实际情况独立思考,能够顶住盲目从众的压力。

    成为逆向投资的乐观主义者才最难得。

    脸书不断重新设计,推特也不断重新设计。个性、职业和团队也需要重新设计、推陈出新。在一个动态的系统中,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 理论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有句名言:“不要欺骗自己,你自己才是最容易被欺骗的人。”对别人撒谎,就是对自己撒谎。你会慢慢地相信自己的谎言,继而脱离现实,走上错误的道路。

    具体地表扬,泛泛地批评

    请记住:决策就是一切

    这种推理过于依赖特定环境,带有经验主义色彩。其实,做决策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效决策需要的是原则和心智模型。

积累出色的心智模型

  • 目前我发现的最好的心智模型来自进化论、博弈论和查理·芒格。另外,我还知道纳西姆·塔勒布、本杰明·富兰克林等等,他们都有出色的心智模型。我也会在自己的脑子里装满各种各样的心智模型。

    你必须进行自我训练,主动迎接短期痛苦,压制回避痛苦的倾向(这种潜意识倾向非常强大)

  • 每天花一个小时阅读科学、数学和哲学类书籍。

    学习逻辑和数学。一旦掌握了逻辑和数学,无论读什么书你都不会发怵了

    大多数人对数学都有一种天然的畏惧感,他们不能对数据进行独立评判,因此,在遇到以数学方法或伪科学为支撑的观点时,难免会高估这些观点的价值。

    另一种方法是阅读原著和经典。如果对进化论感兴趣,那就去读一读达尔文的作品,不要从理查德·道金斯读起(尽管我认为他很棒)。先读达尔文,再读道金斯。

第三章 学习幸福

幸福就是一种不需要主动作为的状态。

  • 我认为幸福就是一种不需要主动作为的状态。当把“缺憾感”从生活中剔除时,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

    根本层面上看,从自身以外的事物中寻求幸福,本身就是缘木求鱼。当然,我并不是说物质世界不重要。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人需要去履行一些社会职责。人的一生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减少无序状态,即所谓“局部熵减”,这是你的人生责任。

  • 我们的根本错觉是:总有一样东西会让我一直满足、永远快乐。

    欲望就是你跟自己的约定,约定的内容是:不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我是不会快乐的。我觉得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欲望的本质。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欲望中,又奇怪为什么自己不快乐。我已然认识到,欲望是我痛苦的来源。所以,我会对欲望保持清醒,这样我就可以慎重选择自己的欲望。

    年轻的时候有时间、有健康,但没有钱。到了中年,有钱、有健康,但没有时间。老了以后,有钱、有时间,但没了健康。人生的大赢家就是同时拥有时间、健康和金钱。

    马克·安德森在我看来也是成功的,不是因为他最近摇身一变,成为风险投资人,而是因为他创立了卓越的网景公司

  • 布莱士·帕斯卡说过:“人之所以有烦恼,是因为他不能独自安静地在一个房间里坐着。”如果你能坐上30分钟,同时保持幸福的心境,你就是成功的。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不过极少有人能做到。

  • 基本上你可以从生活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但前提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而且你对这件事的渴望超过其他一切。

    工作时,和比自己更成功的人在一起。 玩耍时,和比自己更快乐的人在一起。

生活的过程就是用精心培养的好习惯替换那些在不经意间养成的坏习惯。

  • 你的幸福指数最终取决于你的习惯和你花最多时间与之相处的人。

  • 这是能增加我的长期幸福感的习惯吗?

  • 五只黑猩猩理论”讲的是,通过观察最常与一只黑猩猩一起玩耍的五只黑猩猩,你就能准确预测这只黑猩猩的行为方式。

  • 获得幸福最重要的诀窍之一就是,认识到这是一种你可以锻炼的技能,是一个你可以做出的选择。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选择幸福,并为之奋斗。这跟选择减脂增肌、为事业奋斗、学习微积分没什么两样。

  • 这就是改变习惯的步骤:首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其次,知道该怎么做;再次,把规划告诉朋友,让一致性偏见发挥作用;最后,严格自律,知行合一,进行自我重塑,直至蜕变成全新的自己。

第四章 自我救赎

  • 我要重复一遍,每天坚持才是最重要的,

冥想是思想意识的间歇性禁食。

太多糖会导致身体超重,太多干扰会导致大脑过载。拿出时间独处,用来专注地自省、写日记、冥想,这可以解决那些没有解决的问题,让超负荷的精神变得清明疏朗。

  • 对我最有效的一种冥想叫“无选择觉知”,或叫“无评判觉知”。这种冥想方式就是在处理日常事务时(最好有跟大自然接触的机会),不跟任何人交谈,练习接受自己所处的当下时刻,不做任何评判。

  • 第二种方法是超觉冥想,就是通过反复唱诵,在头脑中制造一种白噪声来掩盖自己的想法。

    生活技巧:躺在床上的时候,可以尝试冥想。这样,你要么进入深度冥想,要么会入睡。不管结果是哪种都很好。

从某种程度上说,整个社会都有沉迷和上瘾的症状

  • 从某种程度上说,整个社会都有沉迷和上瘾的症状。人们追求刺激的行为、心流状态或性高潮,其目的就是摆脱自己的思维,摆脱脑海中的声音,摆脱过分强烈的自我意识。

  • 洞察冥想是在“调试模式”下运行大脑,最终你会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大程序的子程序。

  • 大脑中95%的所思所想都是不需要即刻就处理的。大脑就像肌肉,最好让它多多休息,保持平静,只有在特定问题出现时才调动大脑,全身心地解决问题。

  • 如果思维每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那就是对精力的浪费,也会让心猿主宰我的全部状态。

大脑本身就是一块肌肉,可以被训练,可以被调节。

  •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积累海量的偏好。这些习惯性反应最终会变成失控的货运列车,控制你的情绪。但情绪不应该被下意识的反应控制,而应该由我们的意识主动控制。我们应该研究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 大脑本身就是一块肌肉,可以被训练,可以被调节。但由于社会的随意破坏、随机塑造,大脑已经在我们的控制范围之外了。如果带着觉知和意图审视自己的大脑(这种审视应该是一个时时刻刻都要进行的长期练习),你就可以分析自己的思想、情绪、想法和反应。在自我剖析、自我了解的基础上,你就可以重新配置自己的系统了。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重写程序。

  • 最了不起的超能力就是改变自我的能力。

    说“打算”,就是在拖延,就是在给自己找借口。不过,即使没有把想法付诸行动,至少也要对自己真实的心理活动保持觉知:“虽然我说我想做这件事,但其实并不是真的想。因为如果真的想,我早就去做了。”

    如果真的想做一件事,有一个方法就是广而告之,让身边的人都知道。比如,你想戒烟,你可以对你认识的每一个人说:“我戒烟了,我做到了。我向你保证。”

    正如尼维所说,灵感易逝。当灵感乍现时,要马上行动起来。

  • 科学做出的预测是应当是可证伪的。

    我没有宗教信仰,但我有精神信仰。对我来说,研究宇宙法则是我所能做的最虔诚的事情。有宗教信仰的人会去麦加或麦地那朝圣,向先知致敬,而在学习科学的时候,我能获得同样的敬畏感,也能深刻地感受到自我的渺小。对我来说,这种感受是无与伦比的。虽然只学习了最基础的知识,但是我有这样的体验。这就是阅读科学知识的美妙之处

  • 如果你要给子女传授一两条人生原则,这些原则会是什么?

    • 第一条原则是阅读,广泛地阅读。阅读面要广,不要局限于社会认可的书,更不要局限于我推荐的书。要为了阅读而阅读,培养对阅读的热爱。即使喜欢读言情小说、侦探书或漫画书也没关系,不存在所谓的垃圾。开卷有益,尽管读吧。假以时日,你会找到那些你应该读和喜欢读的东西。

    • 第二条原则是,掌握与阅读技巧相关的数学和说服技能。这两种技能有助于你在现实世界里活得游刃有余、畅行无阻。拥有说服技能很重要,因为如果能影响自己的同胞,你就可以做成很多事情。我认为,说服力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技能,而且是可以学会的,并没有那么难。数学有助于解决生活中所有复杂的难题。如果想赚钱,如果想研究科学,如果想了解博弈论、政治、经济、投资或计算机,你就需要学好数学,因为所有这些都以数学为核心。数学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语言。

  • 数学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语言

  • 关于期待:如果他人因对你抱有期待而受伤,那就是他们的问题。如果他们和你有约在先,那就是你的问题。但如果他们只是单方面对你有所期待,那就完全是他们的问题,与你毫无关系。他们会对生活有各种各样的期待,越早打破他们对你的期待越好

  • 观察自己愤怒时的样子。愤怒就是对情况失去控制时的表现。

  • 斗争:孤独的个体召唤出非人的意志力,进行断食、冥想、锻炼……对抗大批科学家和统计学家以充足的食物、药物和电子屏幕为武器制造出的垃圾食品、标题党新闻、无限的色情内容、无穷无尽的游戏、令人上瘾的毒品。

第五章 哲学

  • 说白了,在物理学中,时间之箭来自熵。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随着时间的推移,熵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这意味着宇宙中的无序状态只会增加,集中的自由能只会减少

  • 宇宙热寂理论

  • 另一个基本的价值观是,我不赞成任何短期思维或短期交易。

  • “执怒就像握了一把要丢向他人的热煤炭,被烫伤的人反而是你

  • 智慧是一种知道个人行为的长期后果的思维能力。

  • 因在劫难逃,万物更显美好。你永远不会比此刻更美,我们也永远不会重回此地。 ——荷马,《伊利亚特》

纳瓦尔的推荐书单

非虚构类

  • 《无穷的开始:世界进步的本源》,戴维·多伊奇这本书不是很好理解,但确实让我变得更聪明了。
  •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尤瓦尔·赫拉利
  • 《理性乐观派:一部人类经济进步史》,马特·里德利
  • 《非对称风险》,纳西姆·塔勒布
  • 《随机生存的智慧:黑天鹅语录》,纳西姆·塔勒布
  • 《费曼讲物理:入门》,理查德·费曼
  • 《万物解释者:复杂事物的极简说明书》,兰道尔·门罗
  • 《趣味物理寻答集》,刘易斯·卡罗尔·爱泼斯坦
  • 《历史的教训》,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
  • 《主权个体:把握向信息时代的过渡》(The Sovereign Individual:Mastering the Transition to the Information Age),詹姆斯·戴尔·戴维森、威廉·里斯-莫格勋爵
  • 《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
  • 《现实不似你所见:量子引力之旅》
  • 《七堂极简物理课》,卡洛·罗韦利

哲学和灵性类

  • 杰德·麦肯纳的全部作品。
  • 《万物理论(启蒙的视角)》——梦境三部曲
  • 医学博士卡皮尔·古普塔的全部作品。
  • 《全然的自由:克里希那穆提要义》,吉杜·克里希那穆提
  • 《悉达多》,赫尔曼·黑塞
    • 《爱的方式:安东尼·德·梅勒的最后沉思》(The Way to Love:The Last Meditations of Anthony de Mello),安东尼·德·梅勒
  • 《清醒地活》,迈克·辛格
  • 《沉思录》,马可·奥勒留
  • 《让爱自己变成好习惯》,卡马尔·拉维坎特
  • 《塞涅卡之道:斯多葛派大师的实用书信》(The Tao of Seneca:Practical Letters
  • 《改变你的心智》,麦可·波伦
  • 《醒思录:李小龙的生活智慧》,李小龙
  • 《先知》,纪伯伦

科幻类

  • 《虚构集》,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 《你一生的故事》,特德·姜
  • 《呼吸》,特德·姜
  • 《软件体的生命周期》特德·姜
  • “The Day You Became a Better Writer”,史考特·亚当斯。
  • 《瑞克和莫蒂》(电视节目+漫画书)

纳瓦尔的公式

→幸福=健康+财富+良好的人际关系

→健康=锻炼+饮食+睡眠

→锻炼=高强度耐力训练+体育运动+休息

→饮食=天然食物+间歇性禁食+植物

睡眠=不要闹钟+8~9小时+昼夜节律

→财富=收入+财富×(投资回报率)

→收入=责任+杠杆+专长

→责任=个人品牌+个人平台+承担风险?

→杠杆=资本+人力+知识产权

→专长=无法通过培训获得的知识

→投资回报=“买入并持有”+估值+安全边际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